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622  (第2/2页)
示,孙权知道,张昭乃是有密事上奏,不方便为外人所知,他便将左右的侍从尽皆屏退。    大堂之内,只余下了一少一老的主臣二人。    张昭这才移座近前,压低声音道:“主公,近来大江南北,关于周公瑾的流言四起,主公难道没有听说吗?”    “什么流言?”孙权眼眸中的疑色更重。    “近来大街小巷都在流传,周公瑾屡败于颜良,连自己也受了伤,却始终不肯退兵,乃是因为他想拥兵自重,割据两淮。”    张昭几乎用耳语,道出了这番话。    孙权闻言,神色立变。    “拥兵自重,割据两淮”八个字,如一道闷雷一般,狠狠的击中了孙权的软肋。    而他的软胁,便是那份隐藏极深的忌惮之心。    “公瑾不肯退兵,确实是有些不同寻常,不过,他和子布一样,乃是先兄所留顾命之臣,说他会有异心,似乎不太可能吧。”    孙权那语气像是在询问张昭,又像是在自言自语。    张昭只淡淡一笑,捋着白须道:“世事变幻,人心难测,主公莫非忘了当年‘提兵入京’之事了吗?”    张昭这轻描淡写的几句话,却猛的触动了孙权的心弦,那诸般旧事霎时间涌上了心头。    孙权怎么可能忘记当年那件事。    几年前孙策病死,孙权继位之后,周瑜曾以人心不稳,辅佐少主为名,公然率外兵进入吴县。    周瑜这般举兵,固然是帮着他稳定了人心,确保了统治权威,不过,却也在他心底留下了阴影。    自古以来,臣子不得君王之令,擅自提兵入京,乃是任何君王都十分忌惮之事,城府极深的孙权,又何能例外。    如今因周瑜夺取寿春有功,孙权将淮南军政大权,尽皆委于周瑜之手,周瑜之权势不可谓不重。    眼下周瑜身已负伤,若然撤兵的话,就必须回秣陵来养病,这也就意味着,淮南的军政大权,只能拱手卸下。    那么,周瑜总是不肯退兵,就难免有不愿放弃兵权的嫌疑。    如果是这样的话,那周瑜想拥兵自重的传言,倒未必没有……    孙权越想心中越惊,背上已渐生几分寒意。    这时,张昭却又道:“老朽也只是将外面的传言报知主公而已,毕竟周郎于孙氏有功,未有确凿证据之前,若是妄加怀疑,反而会寒了人心,主公还当三思而行才是。”    听得张昭这一番话,孙权陷入了沉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