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生与死  (第4/5页)
>    极其诡异,他的生理表现出悲恸,灵魂也溢满悲伤,但是脑子却清醒地很。他甚至还能注意到早晚两次给父亲和meimei塞食物和水。他甚至还吃得下东西。    然而等伊万斯夫人下葬,裴图尼亚迅速陷入自闭,几乎滴水不进,米不打牙。    他像是失去了乔木的爬藤,虽然能顺着地势生长,再迅速找到其他架子,借力,站起,继续生长;但他目前只是瘫在原地,一动不动。    .    葬礼是什么样的?裴图尼亚不知道。    伊万斯夫妇在结婚前就失去了父母,结婚后他们迁居,离开了约克郡,本就疏远的亲戚都渐渐失去联系。    他们是中年得子,年近四十才有了裴图尼亚,然后又有了莉莉。    等裴图尼亚和莉莉能记事了,他们几乎没有亲戚再来往。    加上搬家的缘故,他们总是和邻里的生死离别擦肩而过,因此裴图尼亚和莉莉没有参加过葬礼。    一般情况,在家人去世后,至亲会在报纸上刊登一则讣告,说明某人的丧礼将于何月何日何时在某教堂举行。亲友们看到启事后,无特别要务均应前往参加,以表示对死者最后的敬意和对家属的慰问。无论男女均穿黑色或颜色暗淡的服装,戴黑帽,蒙黑纱,戴墨镜,尽可能全黑出席,男子最好系无花黑领带。    丧礼分为两部分,教堂牧师在正门口迎接棺木进来主持追思礼拜,从教堂到公墓,唱圣赞诗、奏哀乐、祷告,最后下葬。    象征死者生前的物品被放置在棺边。    裴图尼亚盯着棺边的簇簇白花,他双目通红,几乎掩盖了灰绿色;眼角发红,鼻子发红,泪如珍珠断线簌簌而下。呼吸起伏时快时慢,站姿像石塑般僵硬。脚下生根,一动不动。    牧师主持的内容多是关于上帝和生命,死后永生,祈祷上帝与所有的哀悼者同在。    被抛弃的生者互送逝者去往长眠之地。逝者的家属、逝者关系最近的亲戚和最亲密的朋友参加在墓地举行的葬礼,而一般的朋友则不参加。    牧师庄严祈祷死者能够得到上帝的关爱和怜悯。在墓碑旁边宣读。    这是一个非常动情的时刻,这是亲朋好友送别逝者的最后一程。伊万斯先生看着棺木下沉,最终被泥土掩埋,他几乎抑制不住想要扑过去,被莉莉搀扶着,颤颤巍巍地哭泣。    裴图尼亚楞楞地看着那方土地。他没注意到父亲,甚至没留意莉莉。    只是原地发愣,发呆。他连哭都不会哭了。    与伊万斯家,尤其是伊万斯夫人来往密切的并不多,因此寥寥数人在此送别,格外凄清,格外安静。    莉莉一直在抽泣,伊万斯先生哽咽不断;而裴图尼亚,他目光发直地盯着前方,面颊的泪痕干涸,失魂失智。表情凝固在一片空白。    金光耀偶尔看向学生,只能看见他发红的眼角和鼻尖。藤原林太郎默默站在他身边。在生离死别上,长生者不能与之共情,但他们目睹身边朋友一个个消失,不免感慨万千。    葬礼结束后提供正式的晚餐,解晦、犒劳来宾、使生者振作;而不能参加葬礼的人会得到葬礼饼干,饼干上通常装饰有心的形状以象征死者的灵魂,与香料、奶油点心一起用纸包裹,纸上写着悲伤的诗歌、逝者的信息、圣经经文或祈祷文,用黑丝带捆扎。    .    一天草草结束,被留下的三个伊万斯沉默着结束晚餐,沉默着回家,沉默地回到卧室。    伊万斯家的镜子、肖像画,以及一些闪闪发亮的物品都被蒙上黑纱,衣橱内鲜艳的衣服都放在最内侧,黑白灰一类素色摆在最前头,哀悼的氛围把房子裹地密不透风。    任何纪念物品、纪念行为,都是为了依然活着的人。不是为了逝者,而是为了生者。安抚,并且铭记。    .    告别仪式上的祭奠物品只能是鲜花或花圈。伊万斯的邻里几乎都带着洁白的花束前往教堂致以哀悼,洁白的鲜花围成一圈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