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1640 (第2/2页)
孩子,虽然前二十年过得艰苦,可老天爷似乎要补偿他一般,这被认回国公府,娶了这么个贤内助,不用他cao心,自己就能给自己挣来一品诰命。还能改良稻谷和红薯,功在社稷江山和百姓的夫人,怎么都便宜他了?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戒心想了想,才正色叮嘱道:“这改良红薯对咱们大楚和百姓的好处,不用我跟你多说,想必你是明白的。如今没改良完也好,先前那改良麦子就是大功了,只给贤侄媳妇一个一品诰命,也勉强说得过去。”“只是若是这次和草原那边谈判成功,陛下肯定是有封赏的,你是最开始提出设想,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,要论首功,非你莫属。到时候陛下就算再想压着你,也压不住了。”“可你也该知道,树大招风。若是功勋太多,光芒太盛,也不是什么好事。”这句话说得意味深长。秦博涵这些年跟在皇帝身边,自然是了解的。皇帝这种职业,本就是世上疑心病最重的职业,年轻的时候还好,年纪越大,疑心病越重,看谁都有那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猜疑。一般为官的,这辈子能做成这样一件大事就能够躺在这功劳簿上吃一辈子了。宋重锦还年纪轻轻,就已经要干成两件利国利民的大事,将来的前途已经不可限量。若是接下来又说已经改良出了新品红薯,只怕皇帝的疑心就要压不住了。就算皇帝没什么表示,朝中那些老狐狸也断然不会让宋重锦这般顺利,年纪太轻有冲劲是好的,可太年轻了,也是他往上走的一个障埃…那些老狐狸都是未雨绸缪之辈,宋重锦这么快的崛起,给他们的压力太大,威胁太大。恐怕会想着法子打压。还好宋重锦说了这红薯还没改良成功,倒不如谨慎起见,拖上几年,寻个好机会献上去最合适。这要不是拿宋重锦当自己人,秦博涵不会提醒到这个地步。宋重锦不傻,秦博涵的言外之意立刻就明白了。当下感激的道:“谢世伯提醒!小侄都省得!”秦博涵见多了那种年轻气盛,话都听不明白,就先抱怨这个抱怨那个,总觉得世道对他不公的年轻人。此刻见宋重锦这般上道醒目,自然老怀大慰。忍不住又叮嘱了几句:“这红薯,以后别再这么轻易拿出来了,若是送出去了,也要尽快收回去。尽量不要让无关的人接触到,就是身边知道的人,也要让他们口风紧些!可千万不能马虎!”宋重锦连连点头。秦博涵该提醒的提醒了,也就不多说了。肚子里也有了东西,身上也暖和了,这才开口问起正事来。宋重锦也收敛了心神,开始汇报这些日子的谈判结果。估计齐乐为了表示她的诚意,草原那边的确有很大的退让。到目前为止,前面大楚这边提出的条目,草原那边大部分都同意了。比如交易市场所在地,比如商道要经过的地方,比如商队进入草原后,草原那边要负责商队的安全,还有缴纳的税赋比例等等,利益都更偏重大楚这边。草原那边的谈判成员,在大楚国提出一条的当日,总是极力反对,甚至好几次拍案而去。可第二天,总是又不得不气哼哼的又坐回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