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411 (第2/2页)
,揪得人心痛。
他微吸一口气:
“他是汴京人。”
说罢,秦棣亦默然了。
靖康那年,汴京勋贵多是被俘北上。
既提“汴京”二字,别的,自然不必多问。
或死,或苟活,皆不是令人愉快的答案。
秦棣振了振精神,又道:
“此处是临安,眼下是春日呢!”
“阿棣。”
绍玉似没听见他说话,只正色唤了一句。
“你说,”他道,“我是否过得太浑浑噩噩了?”
秦棣愣了半晌。
好好的,绍玉怎会有如此感慨?
不过,想来也不错。
他们几个,不皆是如此么?
仗着家中的官职功劳,上有父兄应承。
要么成日游荡街市,要么混个寄禄官的闲职。
实在是,无半分用处啊!
“怎么?”秦棣半打趣道,“三郎要奋发图强了?”
绍玉笑笑:
“连七娘也知习文作注,于乱世之中,做些有益后世之事。而我……”
他又笑了笑,吃一口酒。
秦棣看着他。
原来,还是思及谢小娘子啊!
从前王夫人寿宴时,倒是匆匆见过一面。
只知是绍玉心心念念的小青梅,别的却一概不知。
听闻,前些日子随她未婚夫婿去了战地。
想来,也当是位女中豪杰。
“三郎,”秦棣道,“可是有想做之事?”
“我怀念汴京。”绍玉低声道,“故都风物,毁于一旦,到底可惜。眼看着众人行径,只怕已记不得故都了。”
秦棣看向他:
“三郎是说,成一部记录之书?以警世人之心?”
绍玉笑笑:
“我哪有那本事?再说吧!”
秦棣亦笑笑,二人遂继续吃酒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“老爷,”王夫人面带忧色,“听闻金兵渐近,今日朝上可有议论?”
☆、第一百二十七章兀令2
王大人面色沉沉,负手踱步。
见他不语,王夫人更是揪心。
她双手攒着,已然冒出冷汗。
只听她道:
“老爷,咱们不是又要搬家吧?”
王大人又一阵沉吟。
王夫人只当他是默认,忧色毕露:
“怎会如此呢?临安城多好啊!咱们带来的东西还堆了几屋子未收拾,怎的又要搬呢?”
她开始紧张地喋喋不休。
“别胡说!”王大人忽地打断。
王夫人不停说话,只吵得他心烦。
“老爷……”王夫人有些怯怯。
王老爷看她一眼,方道:
“搬不搬的,也总在陛下。”
“只是,”他顿了顿,“要一直被金兵这般赶着跑,也太不像了!倒不如奋力一搏,未必就守不住!”
王夫人一愣:
“老爷不是主和么?”
“今时不同往日。”王大人道,“和的前提,是有谈判的资本。从前金蛮子不敢深入宋地,或可一谈。如今再谈,只怕是任人宰割!”
王夫人默了半晌。
是战是和,也总是男人们的事。她更关心的,是自己的家,她的孩子们。
他们,该何去何从呢?
她叹了口气,方道:
“老爷,陛下那里,是个什么意思呢?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