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篇三 见故人 (第2/3页)
“为何这么问?” 柳青竹望向她,嫣然一笑,道:“我曾在公主府当差时,殿下的陪床女使眼尾都有颗红痣,有姑娘告诉我,皇后娘娘曾与殿下一同长大,两小无猜,正巧,皇后娘娘的眼尾,也有一颗红痣。” “......” 沉默良久,文天君才缓缓开口:“我也曾受过殿下的教养,那时我听说,殿下确实同皇后娘娘有过一段往事,只是自从娘娘入宫,她们二人便决裂了,至于红痣,我也不清楚......你问这个做什么?” 柳青竹垂着眼帘,似在出神,“我只是想知道,姬秋雨有几分可信,对我......又有几分真心。” 文天君听不明白,却也不曾追问。须臾后,柳青竹恢复常态,仍是笑靥如花,“先不说这个,我记得大人的故乡似乎是在荆湖一带,为何会来苏州?” 提起这事,文天君长叹一声,无奈道:“姑娘可听闻荆湖一带灾荒一事?” “略有耳闻。” 文天君沉吟片刻,压低了声音:“此次,不止天灾,还有人祸。我家县上,本有位神机妙算的神婆,往年荆湖也常有灾荒,但每每这位神婆都会抢先算出天机,教百姓如何抵御灾荒,县城才得以安稳至今,可至今年,这位神婆却销声匿迹了,百姓无以御寒,冻的冻死,饿的饿死,积重难返,才以致今日荆湖的惨状。” 柳青竹接着她的话说道:“所以大人来此,是为寻找那位神婆的踪迹?” “正是。”文天君回道,“我沿着长江一路东行,最后打听到的地方,便是苏州。” “那大人并不是接应之人?” 文天君摇头道:“我瞧着你手上握的金蝉子,还当是殿下派人有事要嘱托给我。” 柳青竹顿时无语,没成想竟是闹了个乌龙,还白白请这人喝了顿茶。她勉强挤出一抹笑,不甘心地问道:“那大人可知晓苏州城近日有无大事发生?” 文天君紧抿着唇,抬眸看她。 “再过几日,美人便知晓了。” 三日后,柳青竹同婉玉前往云裁阁。 明明年将末了,城中本该热闹些,可这苏州的街上,却愈发冷清了,也不知出了何事,城门都封锁了,不让人进出,路边时不时有官兵清道。 没了烟火气,本就冬寒的苏州愈发冷了,柳青竹紧紧裹着斗篷,冻得直哆嗦,直到进了烧着炭火的云彩阁,才暖和了些。 那野丫头大冷天在河边乱跑,见了她们二人,仍是龇牙咧嘴的。苏掌柜的算盘打得“劈里啪啦”,见是她们二人,又将头低下了,淡淡道:“李娘子在楼上等着你们。” 柳青竹颔首道谢,回头瞧了一眼那疯丫头,无心问道:“那丫头不冷么?” 那丫头和上次一样蓬着头发,脸颊冻得通红,手上尽是硬邦邦的冻疮,却丝毫不知寒似的,将双手嵌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。苏掌柜仿若习以为常,连头也未抬,边打算盘边道:“无妨,狼堆里捡回来的,性子野得很。” 柳青竹沉默,同婉玉上了楼。 李缘璋正装模做样地看着本书,见了她们二人上来,将书一合,笑道:“你们来了。” 柳青竹和婉玉相视一眼,心照不宣地没有提上回逃单的事,想必这几个千金小姐手上也不缺零用,定然不会她们计较。 李缘璋笑眼弯弯,拉过柳青竹的手,道:“你上回给我的绸料,查出些眉目了。” 说着,李缘璋往内阁走去,道:“你等着,我去拿料子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