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九零之嫁给煤老板 第214节  (第3/3页)
/br>    “嗯。”    “挺好挺好。”    辅导员非常惊喜,眼珠子都瞪成了金鱼眼。    越看丛琦脸上笑容越大,干净利落地开好假条,比了个加油打气的动作:“那我先提前祝你拿奖。”    “谢谢老师。”    丛琦并非榕美唯一一个报名的。    事实上,服设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在专业课老师的建议下也报了名,但最好的成绩只走到第二轮。    兄弟杯属于国际赛事,参赛作品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锐设计师。    初赛接近五万人参赛,到第二轮时剩下一千多,到终赛只剩下十八人,可想而知竞争有多强。    丛琦能闯入终赛已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了。    是以她请完假一离校,辅导员立马给搞了个横幅。    ——“热烈庆祝本院服设013丛琦进入兄弟杯终赛!”    还拉了几个“希冀得奖”类的。    于是,她请假到京市参加比赛的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服设专业。    又因为她“明星”的前身份,还有人到热门论坛发帖:    《有的人脑子怎么长的?演戏能拿影后,学设计两年居然也要拿奖了?!》    这话题凡尔赛味太浓,熏得路过的人好奇不已,忍不住点进去看。    帖子主楼便说了丛琦参赛,已经从万人中闯进18的事,还把赛事名称标清楚了。    网友们就好奇啊。    “影后?哪个影后?”    “丛琦吧,前两年我在哪本杂志上看到她退圈了,但是拿奖?真的假的?”    “不会是吹牛吧?”    许多质疑后,开贴的楼主放了学校横幅照片。    但又是另一番质疑。    “……丛琦又不是什么特殊名字,可能同名同姓了。”    “丛很少见啊,不过是不是同名同姓过几天看电视就知道了,我搜到入围名单了,确实有丛琦。”    下面放着兄弟杯决赛名单图。    又有人找出了秦可可春节期间的采访,当时她就说过自己春晚当天那身红裙子是丛琦设计的,不过只有几个小版面,并未发酵。    毕竟秦可可前面的作品几乎是打鬼子或民国苦情剧。这类剧收视有,但受众不怎么上网,而玩论坛的大都是年轻人或者一些领域高级知识分子,何况,此时粉圈文化还处于萌芽阶段。    后面的楼层有人说等几天看电视,有人还在坚持跟演员丛琦没关系。    但不管怎么样,丛琦这个名字再次火了。    因为这个比赛,丛琦再次被注意到。    当你本身存在热度时,媒体、狗仔便会闻风而动。    丛琦推着行李箱,暨和北拎着两个崽,一家四口进入航站楼时就察觉到有人在拍他们,但不是很确定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